国内智能分类垃圾桶发展现状与分析

2019-07-11

垃圾分类标准与分类垃圾桶及其附属功能的设计是在国内推行智能垃圾分类处理的两大瓶颈。结合国内外垃圾处理方式以及智能分类垃圾桶的研究与应用,对比分析提出了国内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和分类垃圾桶的不足,垃圾分类政策和智能分类垃圾桶的设计是相辅相承的,目前国内重视政策,但是对垃圾分类设施的设计明显滞后。并依据其原因提出了对应的设计要点。

截至2015年,据中国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约18564.0万吨垃圾,焚烧和填埋处理了总量的94%,其中,厨余垃圾的处理尤为粗放,我国饮食结构和餐饮习惯造成垃圾油水比例高、固体残余物多、缺乏二次分类以及粉碎等处理,极易对空气、土壤、地下水造成很大的损害 [1] 。我国的垃圾分类体系一直发展滞后不够完善,而垃圾桶设计反过来也制约垃圾分类的推行。

1 垃圾分类和分类垃圾桶的相互制约关系

垃圾分类是先导,自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开始,经过《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多项文件的出台,目前我国将垃圾分为六个粗分的一级类别和八个细分的二级类别。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垃圾分类的执行力度很弱,一是缺乏意识,二是分类标准不规范、三是配套分类垃圾桶不完善 [2] 。

分类垃圾桶是垃圾分类的衍生物,也是进行垃圾分类时的必要载体。目前我国城市主要采用了两种规格的分类垃圾桶,一种是三色标识的分类垃圾桶,分别为可回收(绿色)、不可回收(黄色)、有害(红色);一种是四色标识,可回收(蓝色)、厨余(绿色)、有害(红色)、其他(黑色或灰色)。但无论哪一种,我国垃圾的特性例如厨余垃圾含油、含水量高、塑料制品多、对有害垃圾风险意识低、国内特有的废品回收机制、袋装垃圾习惯、没有完善的垃圾运输、加工链条等都决定了实行难度异常大,相比国外的分类政策,国内显得滞后。表1为国内外垃圾分类的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对垃圾的处理方式基本为混合收集。分类较国外少而粗放,垃圾细分才能体现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但细化分类标准需要一定的过程,并不是增加几个投放点就能一蹴而就,另外混合收集最大的弊端是“干、湿”难以分离,对垃圾回收处理链条的下游造成很大困难,与此同时,分类不规范使得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并不高,垃圾分拣不清容易对垃圾处置设备造成损害

2 智能分类垃圾桶设计存在缺陷

2.1 形式单一

国内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垃圾桶形式单一,设计存在缺陷,从而导致垃圾分类的公众参与度不高。主要体现在分类垃圾桶结构仍然采用了传统的开放式或者手动封盖式,用户体验差,卫生条件不好。其次国内未对分类进行国标要求,各个城市分类垃圾桶颜色、标识不统一。再者垃圾分类的整体链条不完整,分类垃圾桶的设计只完成了中间环节,垃圾混装收运现象也严重破坏了可回

收物垃圾桶的分类效果。

2.2 功能性无法满足垃圾分类需求

国内常规的垃圾分类为四类,但多数垃圾的分类边界模糊,容易引起错误投放,例如纸张类垃圾,卫生间用纸为其他垃圾,但是报纸、书籍等属于回收垃圾,分类垃圾桶及其附属结构对垃圾没有做到有效的盛载、封装和保护,仍然采用了“通行性、兼容性”设计,不存在分类性能,无法做到油水分离,有害无害分离,不同类别的垃圾袋无区别,垃圾桶的设计只停留在形式上,在垃圾分类上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实用性。

2013年以后,我国智能分类垃圾桶的设计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个仅仅是在现有四分类的基础上,对外形、色彩或者部分结构进行改进,未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一个是增加太阳能、控制器、光电装置、气体排放装置等复杂的机构,走“智能”路线,成本增加且实用性不强。反观国外,设计特点鲜明,适用人群、场合明确。


推荐产品

  •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
  • 真空抽吸
  • 垃圾分类智能箱
  • 智能分类垃圾箱
  • 渗滤液真空收集